Eignungsverfahren TUM Master专业Eignungsverfahren一般分为两个阶段,Stufe1和Stufe2 下面是TUM官网公布的审核流程和录取标准: 当大家把申请材料按照TUM的要求在申请截止前寄到外办后,外办开始分两步处理材料: 第一步 外办会先检查材料完整性(要求:必须所有的材料都是翻译公证件, 当然APS要求原件,语言证书要求认证件,课程匹配表格是否正确填写,课程描述是否盖章等)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:TUM不承认双语密封件,一定要翻译公证件! 第二步 材料检查合格后外办会把材料转到你要申请的专业所属的学院。 学院录取委员会就会正式开始进行第一轮的评选Stufe 1. Stufe1 第一轮评选包括3个方面,分别是:专业匹配度,大学平均分,动机信。总分一共是100分. 1. 专业匹配度,最高可获60分 TUM Maschinenwesen申请者需要具备以下5个专业模块的课程, 分别是数学、工程力学、机械原理和设计、材料学、热力学。在申请时需要填写一个专业匹配表,把自己成绩单上相关的课程按照这5大模块分类填入,并且还要填上每门课的分数,获得的学分以及每周上课小时数,还要按照TUM给的公式计算这个模块你的平均成绩。录取委员会会按照你表格中填写的,对照你的成绩单,以及你的课程描述来判断:哪些课程是完全认可的,可以算多少分;哪些课程部分认可,可以算多少分;哪些不认可,不能算分。 比如一位同学他的这个表格中:数学填了15CP、工程力学12CP、机械原理和设计12CP、材料学10 CP、热力学5CP,那么课程匹配度这部分最理想的话就是15+12+12+10+5=54分,但是实际中可能审核官根据课程描述判断后,有几门课程没认可,或者哪门课只认可了一部分,这样的话那么最终的课程匹配度得分一般是要比自己填的低的,有些甚至低很多。这也就是很多同学经常疑惑的一个问题,我相关的课程挺多的,匹配表都填满了,学分加起来也是够的,甚至超过很多,为什么第一阶段还是不能直录或者被拒的根本原因。所以选课不是简单根据课程名称来决定,也要了解具体的课程内容,最好可以参考TUM本科这几大模块课程的内容。课程描述写的时候也一定要重视! 2. 大学平均分,最高可获20分 中国同学的成绩单上通常写的是GPA绩点或者百分制的分数,在填写TUM匹配表上的成绩时,需要按照以下巴伐利亚算法的公式换算成德国成绩: 对于咱们中国学生Nmax通常就是100,Nmin是60,Nd就是你的百分制分数,如果你申请时大学平均分是85分,那么换算成德国成绩就是2.1。 TUM是这样来计算大学平均分这部分评分的:以3.0为起点,比3.0好0.1,就可以记1分,2.1比3.0好9个0.1,所以这个部分可以记9分,如果你是1.0的话,就比3.0好20个0.1,那么就可以拿到这个部分的满分20分。 3. 动机信,最高可获20分 TUM动机信会由两位录取委员会委员来评分,按照以下四个准则: 1.德语语法是否正确(2分) 2.逻辑和结构是否清晰(3分) 3.个人兴趣与专业内容的关联是否合理有说服力,为何选择这个专业选择TUM(5分) 4.其他与专业相关的个人成绩,比赛获奖经历,学术经历,实习经历等的阐述(10分) Stufe2 第二轮评选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的。一般在7月初或7月中会收到TUM的考试邀请邮件,这个考试是笔试,持续80分钟,一般会在慕尼黑举办,不过中国同学也可以邮件申请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考试,这两年都有安排北京考场。考试由4个大的Aufgaben组成,分别是数学,工程力学,机械原理和设计,材料学的内容,每个部分25分,一共100分,但每个部分最多评分是20分,考试最高可获80分。今年冬季学期的考试时间是在2019年8月8日。
笔试得分出来后,把Stufe 1的分数乘以0.8,然后两个分数加在一起,算出一个最终的分数,如果这个分数达到了110分,就可以拿到录取,如果小于110分,那就还是拒信了! 通过以上的详细解读,相信大家已经十分清楚TUM Maschinenwesen的研究生申请审核流程和录取标准了,其他Master Studiengang mit Eignungsverfahren(像Mechatronik und Robotik,Automotive Engineering等等工科类的专业)其实和机械是相同的,只是具体专业匹配要求和标准略有差异。 |